CT在肝臟中的影像診斷技術
一、檢查技術分為:
1.CT平掃:
(1)掃描前30分鐘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層厚及層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圍:肝頂至肝下緣
2.增強掃描:
(1)目的:增加正常組織與病灶間的密度差,顯示等密度或可疑病灶;幫助鑒別病灶性質;顯示肝內血管解剖
(2)方法:靜脈快速注射對比劑后掃描叫增強掃描肝動脈期(20-25秒),門靜脈期(60秒)肝實質期(2-3分鐘)延遲期(5-7分鐘)
二、正常CT表現:
1.肝實質呈均勻一致的軟組織密度,CT值50-70HU
2.肝動脈、門靜脈、膽管進出肝門其密度低于肝質
3、增強掃描:A.門脈期門靜脈肝靜脈明顯強化,肝實質開始強化B.肝實質期肝實質強化達峰值。
三、臨床與病理
分細菌性和阿米巴性兩種,單發或多發,臨床主要為發熱、肝大和肝區痛
1.CT平掃
(1)圓形低密度,密度稍高于水,CT值20-40HU,少數可見氣體影
(2)膿腫壁密度高于膿腔而低于肝臟,
2.CT增強掃描
(1)膿腫壁呈環狀強化,環厚薄均勻,內外壁光整,
(2)膿腔無強化,膿腫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腫帶
以上就是我對CT在肝臟中的影像診斷技術一些個人觀點,如果有不同觀點歡迎您隨時聯系我,如果您是影像科醫生同時呢也了解到有醫院需要轉讓二手核磁共振的也可以通過二手核磁共振回收了解詳情并聯系我們,如果您了解到有醫院近期有二手CT需要轉讓的您也可以通過二手CT回收來了解詳情并聯系我們的。我們也可以對醫院放射科設備進行投放,如果您了解到有需要投放核磁共振的醫院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投放了解詳情并聯系我們,如果有需要投放CT的醫院可以參照CT投放了解詳情并聯系我們。同時呢,如果您對我們本文CT在肝臟中的影像診斷技術有不同看法或者有更好的見解,您也可以通過本文留言或者私信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交換意見。